会展产业国际化岂能只盯着会展规模
2021-01-22
而与之相应的一个事实是,在三大会展城市,每次高端展会举办前夕,拿走最“ 有嚼头”这一块的,几乎都是国外布展“空降兵”。尤其是每年的国际车展,据称,宝马、奔驰等大公司的展台无一不是交由他们从本国带来的展台搭建商施工;甚至一些国内大企业的展台,但凡结构有些复杂、技术含量较高的,即俗称的“特装展台”,也均是出自“ 空降兵”之手。
据业内人士透露,为做一个集合声、光、电等多元素的特装展台,参展商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并不稀奇。道理很简单,因为展台是参展商展现自身实力的“名片”,要想在短暂的展览时间内吸引尽量多的眼球,就得靠展台创意。但后者显然不是本土布展企业的强项。
事实上,早前就有专家曾不无遗憾地指出,目前本土布展企业虽数量众多,但能与国际同行媲美、足以满足那些高端展会参展商要求的布展企业却相当缺乏。现实情况是,绝大部分本土企业仍停留在比拼价格的低层次竞争水平上,其简单“复制”的所谓专业水准,实在“啃不动” 高端布展这块“香骨头”。
对于那些沾沾自喜于展会规模已经“国际化”,甚至超“国际化” 了的人来说,上述事实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会展业被称为“城市的面包”,但要想把“面包”做大,还需手艺精。据说,目前在国内展会圈里的布展商,既有专业公司,也有广告公司、家装企业,甚至还有些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队”,而在国外,只有拥有资质认可的专业搭建企业才被允许进入展馆布展。
上一篇:政府应“放手”让会展市场化...
下一篇:顺德会展市场化探出新路...